妈妈想花钱给弟弟上私立,我说给他花钱可以把一样的钱打我银行卡上,很过分吗?

#顺潮出海#

要获得公平,要走另一条路,那就是舍弃横向的对等,寻求纵向的对等。

什么叫横向的对等?

就是我也是儿子ta也是儿子,他蛋糕五寸的,我蛋糕也要五寸的。

我是副处级,他也是副处级,所以ta有角落办公室我也要角落办公室。

横向的对等对组织经常是很难迁就的,别的不说,办公室一共四个角,难道搬到棱堡办公啊?

横向对等只是方便规划管理,并不是什么很好的策略。

一般更常用的是纵向对等。

比如,你给他拨款多,那么我不要拨款,多给我点政策。你给他扶持多,我不要一样的扶持,但要更多的自由。

新衣服都是他穿了,那么我穿旧衣,能不能不管我怎么搭配?

这其中尤其有一个经典的,就是老大继承家产,什么都分给老大了,那么老大就要被看得很紧,就不能离乡创业、甚至“父母在,不远游”。而我是老幺,什么都不分,我也什么都不怕了——我根本没啥可失去的,我还讲那么多客气?

当一个人注定要“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要先考虑顺势而为,把这件事里的积极方面照单全收,甚至做出花来,然后再打出“愧疚牌”,再找“亏待”方搞点小福利。

最后一算,自己做的那锅爆米花加这点小福利搞不好还赚得更多呢?

正所谓“讨饭三年,给个县官还不做”呢。

还有更聪明的,上头给的柠檬做了柠檬汁喝了,上头的愧疚感却不拿来浪费搞小福利,攒起来。日积月累的善解人意攒足内心有愧,等到凑齐一副同花顺,真有重大战略利益的时候,一铺赢个大的。

这样做,你会主动得多。

潮水袭来,你可以筑堤抗洪,也可以顺潮出海。不要只考虑筑堤抗洪,也要考虑顺潮出海。

而且要养成习惯,首先的、认真的、充分的考虑顺潮出海。在认真的、充分的考虑过顺潮出海发现实在无利可图的前提下,再考虑筑堤抗洪。

这绝对是一个好习惯,不但人见人爱,而且满手人情债,很容易发财。

转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858279469/answer/9764515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