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英豪#
外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信用池”,并不是毫无积累的。
别的不说——能稳定的做好几年外卖,很能说明当事人以下几点:
1)有时间观念
这个显而易见。
2)有效率意识
这个不言自明。
3)有一定信用。
大外卖企业也就这几家,是保留有你的工作记录的。你在天津跑完再去南昌接着跑,如果之前记录良好自然入职很顺利。如果有很大问题,最起码要换一家平台再跑了,这对人是一个很现实的损失。发生个一次两次,也很教育人了。
更别说几万单能跑下来,没有很多投诉,这很客观的证明了一定的信用。
4)灵活机智的工作方法
地形、交规、车况、订单情况是千千奇怪的,能把外卖跑顺、跑得有足够获得感以至于能长期坚持,没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办不到的。
5)服务千奇百怪客户的强韧心态。
外卖员无法选择客户,几年时间做几万单,那真是什么人都见识过了。能做下来意味着这些人都应付过去了,这本身就证明了一定的心理强度。
见识社会百态并且幸存本身就是最好的社会教育,其实比心理治疗这些更坚实和有决定性。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6)勤劳勇敢、自食其力的基本品德。
这个也不言而喻。
外卖做几年下来,金钱收入只是一方面,在心态、信用方面其实也有一定的积累。这本身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比如做过了外卖快递,劳动强度比这小得多的生意自然做起来心态上就很轻松,一些需要待人接物的服务行业做起来心态也会比较平和稳定,这都可以成为职业上的其他出路。
所以综合来说,外卖并不是一个很差的职业选择。
相比之下,流水线工作对后续的职业之路的长期帮助其实在一些方面是不如外卖的——最明显的就是流水线相对封闭,不是服务行业,没有形成社会经验和相应的心理资产。
当然,中国制造业本身也在升级,尤其是在走向自己掌握品牌和市场销售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不像之前的简单单纯来料、来样加工,往往是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和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这就对人员稳定性和人员的长期可塑性有更大的要求。这些有前途的工厂里有发展空间的职位是会慢慢增长的,但这就需要劳动者自己有足够的文化基础来满足这个需求。
外卖自然显著的比纯体力的流水线有前途,但和有技术含量和市场份额的工厂相比则不好说了——未来电动汽车产业,航空产业也会拉动很大的就业。
这几年这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几乎在以每年倍增的速度成长,2023年电动车行业已经150万人了,这些人几乎全是在机器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制造业,前途自然也很光明。
而汽车制造只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方面而已。说白了工厂技术不升级、纯靠血汗和低价,在中国本身就没有前途了。你倒是肯血汗,问题是血汗就能做到我要的质量和工艺吗?恰恰相反,那些不得不忍受血汗代价的工人们往往无法理解新工艺的复杂要求,也做不出那么精密的结果,只能做没啥质量,没有什么独特性、也没有什么牌子可言的低值易耗品。这些东西会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市场本身的需求,自然而然要移向越南孟加拉印度。
我们的制造业下一步要追求用机器人作出成本不比孟加拉、印度、越南高,品质和多样性却超出一个时代的产品。
所以“宁可送外卖也不进工厂”本身恐怕在将来也不尽然。
总而言之,我们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现在是美国在制造不确定性,但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这对各位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坏事——抓紧这些“没单子的寒冬期”好好的学习锻炼,积累一些真本事,身体练好,把心态理顺。
未来几年我们的上坡路会越来越明显,自有你们吃肉的时候。
作者:q9ad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643496/answer/349343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