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我毕业考回家,一个科局的事业编,单位不错,管全市财政大全,我一直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并且父母也在身边,比较很满足。直到前两天看见在北京的同学们一起聚会的照片,顿时觉得,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格局眼界,发展前途和他们差距会越来越大。当时他们都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我们专业最好的学校,毕业后发展都很好,有国家部委的,有百度,腾讯,这种大公司的,还有国外读博的,都是IT行业。现在非常恐慌,自己在家里,天花板就这样了,安稳舒适,可以照顾父母,但是,大家本科都差不多起点,几十年后差距太大了,当然我前几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沾沾自喜,年近三十要做出改变显然也很艰难,我该怎么来弥补差距,让自己不被落后,不白活这一场。

#地塔#

中国有一种非常欠打的思想钢印,就是认为自己身在“偏乡”就好像被文明放逐了。

开始自己往自己身上堆“乡下人”“土包子”“没前途”“没见识”“没文化”“粗俗”“低贱”的“自我期许”,简直有点……疯狂。

好像人的等级和所在的行政级别是有关系的,诸州府道县,官有等级,民也算“半官”,也按着行政区划分了等级。

村民去城里,自己都恨不得要给市民打个千请个安才能抚平自己的焦虑似的。

好像一切酷的、好的、高级的东西都在城里,我们这乡下地方哪能有啥出色的人物、出产?就算是有点什么,也了不起算“土特产”。

所以,一个年轻人要是不幸没在城里立足,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托身于县、乡,二十岁就觉得自己已经半截入土了。

是吧?

看看这个例子:

周围全是田野的典型农村小镇。

虽然谈不上远离大城市,但是以意大利这个规模尺度,已经是意大利离大城市最远的那类乡村了。

放大看看。

再放大看看。

人口规模——6850人。

够乡村了吧?

这是兰博基尼超级跑车的总部。

1800名员工,日复一日用全手工处理全部流程,为全世界的顶级买家提供钱能买到的最好的跑车之一。

数十年来就靠这个小镇子这六千八百人,从一家原本生产拖拉机的厂家发展到今天的顶级生产商,兰博基尼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或者不如说干脆是个村子。

这里是娘子关镇,看看这崇山峻岭、人口规模,不折不扣的偏乡小镇。

刘慈欣就是在这里写的三体、流浪地球,得的星云奖。

谁说身在乡村,就不能屹立在世界之巅?

除了你的自轻自贱的强迫症,偏远地区有着天然的优势——这里有天然更多的属于你的时间,有天然更大的自由和天然更大的试错空间。

而你所认为“大城市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实已经被互联网和公共交通大幅的削弱了。现在还有什么资讯、知识真的是大城市独有而你绝对够不着的?

何况你真的离大城市远到够不着吗?也许在别的国家可能不幸真的如此,但是在现代中国,大多数的乡镇离最近的省会都不超过300公里吧?高铁一百元票价、一两小时的路程罢了。

真正妨碍你在乡镇立正站直的,其实只是你自己鄙视乡村、自轻自贱的执念。

有点出息,丢掉你的思想钢印。

这里叫地球,又不叫地塔。

转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922906/answer/1998434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