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萤火虫#
如果你是我的读者,我建议你养成这样一个习惯——给足服务费。
啥意思呢?
比如你要买房子,钱不多,那么优先建议你买“物业费较高的小房子”,而不建议你买“物业费很便宜的大房子”。
例如你要买电器,买质量口碑极佳、售后服务最不含糊的低一档的电器,而不要买参数写得惊为天人、“性价比爆棚”,然而服务约等于无、两年必坏的“发烧品牌”。
你要优先和“承诺五分,给到六分”的交易对象来往,而不要和“承诺十分,给到七分”的交易对象来往——哪怕后者真的给了七分。
为什么?
因为这些东西是你自己对外提供的服务的“基座”,你不能允许你的基座存在幻觉成分。
否则一旦你自己的服务压力来了,今天房子漏水、明天路由器随机短线、后天电脑花屏不提供备机、大后天电视给客户做演示的时候背灯坏一个。
你会亏掉的钱轻轻松松会超过你搞这些“性价比神机”占的那点假便宜。
看一个货好不好,你不需要看任何评测,你只看一条就行——看保修服务的口碑。
提供口碑完美无缺的售后服务的企业,根本承担不起产品本身有多少质量问题。
如果你自己的各项业务都是由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集成出来的,也许你的业务看上去没有竞争对手说得那么酷炫。
但是,你做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就大概率成为回头客。
因为你的客户也会有这种“如果我信任了ta,关键时候掉链子怎么办”的恐惧。
我对我的“基座”有信心,我才能对我对外提供的服务有信心,我才能节省“售后保险金”。
我才有敢于计提的利润。
否则我先把账面利润花掉了,突然有客户报售后,我用什么兜底?
而且既然我的服务和产品靠不住,我留下的大笔售后预算是真的会被亏掉的,一来二去我根本没有额外赚钱。
还平白无故的赔上了客户对我的信心。
开发一个客户的成本有多高昂,全拿来当耗材一次性交易消耗了,赚什么钱?
还谈什么品牌?
品牌,是要建立在坚固的客户认知的基础上的,一会好一会儿坏,时灵时不灵,谈什么品牌?负品牌?
品牌是指“你的承诺接近100%可信”。
可以不“酷炫”、不“爆表”,但要可靠。
任何时候,客户按照你的承诺投了你的信任票,你就不能让ta输掉。
你不要为了“销量”去搞你兜不住的承诺,然后打着“到时候我可以巧妙的解释到没责任”的巧妙主意。
那样你也许能一时赚点钱,但你成不了大器。
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给你们说这个?
因为时代变了。
之前的时代,为什么中国所谓的“头部品牌”尽是小米这类的高承诺、低可靠的“性价比”路线?
因为高承诺、高可靠的生态位被西方集团凭借数百年积淀的稳固基座所支撑的可靠服务牢牢垄断着。留给中国的只有“低承诺、高可靠”的生态位。
而正如前文所说——低承诺高可靠的服务,实际上是靠成为高承诺、高可靠服务的基座,借着分享后者的超额利润来生存的。
这就出现一个最棘手的困难——西方的高承诺高可靠服务,是用西方的低承诺、高可靠服务作为基座的。
这个生态位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只是经过漫长的产业链迁移,有部分这样的供应链转移到了中国这一边——也就是立讯精密、欧菲光这类企业为代表的,几乎专门面向西方头部品牌的外贸产业链体系。
你如果和这些企业接触过的话,你会发现这服务企业的气质、风格、企业文化和小米、锤子之类直接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迥然相异。
这些企业是不作“惊人之语”的,但是只要是报出来对外接受订单的业务,品质、交期、一致性……会好到近乎一尘不染的童话。
经典的“要么不承诺,但只要承诺的就能做到客户无可挑剔”。
它们是不搞“我先弄个理想实验环境出个激情澎湃的数据,然后等客户下了单再来告诉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参数有所变化”这种“经营策略”的。
也恰恰是这些低调到公众都几乎不知道它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企业,托举起了苹果、LV等等西方强势品牌的品质神话,替ta们撑起了“高承诺、高实现”的黄金体验,统治了世界消费品和服务的高端市场。
留给中国的,就只剩下小米这样的“我跟他标称性能一样甚至更高,而我这价格便宜得多,就是故障率高点”的定位。
注意,不要理解为这是在鄙视小米,而是客观上只剩下了这个生态位,适者生存。敏于察觉、敢于无情的适应和夺取空余生态位,本身也是经营智慧,事实也给了小米们相称的成功。
而作为这种成功的系列后果之一,就是通过这些企业的“营销攻势”,在中国消费者中培养出了一种“偏好高承诺、低可靠服务”的消费文化。
人们会有意无意的忽略那些酷炫的广告背后的名不副实,满足于头部KOL们在理想条件下演示的“疯狂表现”,因为“我只花了一半钱就买到了更牛x的东西”而感到心理的满足。
而由这些产品、服务的不稳定所造成的个人损失,又因为自己并没有在经营什么信誉敏感的业务而被迟钝的无视了。
这是小米式的“高承诺、低可靠”服务可以一直成功到今天的历史性根源。
然而,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没发现吗?——时代在变,世界的领袖地位正在发生看似难以察觉、实则是呼啸而至的巨变。
很快,这个世界的“高承诺,高可靠”生态位将由我们来继承。世界的顶尖品牌会由我们主持。
而我们毫无疑问会将这些遍及各行各业的“高承诺、高可靠”服务,建立在中国自己的“低承诺、高可靠”基座上。
这就回到了本文一开始对你们的郑重提示——你要着手适应这个文化,要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整理,把你自己对外提供的服务的基座转移到一个“可靠性优先于高承诺”的方向上来。
这样,你才会有最大的机会融入中国即将出现的大量高承诺、高可靠服务体系里去,从它们世界性的成功中获得足以让你安身立命,甚至大放光彩的未来。
所以,要买房子,去买物业费比较高而面积比较小的房子。
要买家电,去买参数标得不高但售后服务有口皆碑的品牌。
要买车,优先考虑用料十足、售后无可挑剔、足以让你对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信心十足的品牌,而不要优先选择那些标称参数宛如奇迹、实际使用近乎从无复现、售后口碑较差的品牌。
不要买品质“也还可以接受”,而“参数极其诱人”的东西。
因为人的方法论是会从自己的一切细节处辐射出来的。那会有损你的个人品牌的建设。
而这个品牌的力量才是你可以抵抗“内卷”、尽快将劳动收入向资产性被动收入转变,并最终安然退休的核心价值。
抱着这个眼光,再去看萤火虫。
你会发现它其实根本就不贵。
是别人太便宜了。
这些便宜其实是很贵的。
现在能养成这个自觉的人不多,大多数人还迷信着“你参数说低了服务再好也没用,不如参数说高先把订单拿到,出事再敷衍一下哄一下”的方法论。
迷信这种方法论,就会去追捧那些“售后服务推三阻四、但标称参数惊人”的服务。
这部分人将会在下一个时代——一个由中国领导、由中国提供头部品牌的时代里,因为其自身服务“口惠而实不至”已成痼习而付出战略性的代价。
因为信奉这个方法论,ta会有层出不穷的、防不胜防的“根据参数相信肯定能办到却因为意外故障鸡飞蛋打丢客户”的问题,因为人绝不会只把这个方法论用在车上,还会用在手机上、电脑上、路由器上、剃须刀上、中央空调上、扫地机器人上……
不要把自己的服务建立在带有性能幻觉的基座上。
作者:q9ad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7041127921653178/answer/189816404313662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