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是如何潜移默化地被驯化的

前些天,听闻阿里在职级上要取消P序列,改为14~28级。这次的阿里职级改革,我认为是开创性的,可以给阿里点个赞。

因为其改革的直接结果,是证伪了所谓的职业发展。

新的职级,相当于在P8就封顶了。P8之后,再无职级,也就是说,老阿里人面对新阿里人时,至少在职级这个层面,再也无法构筑起壁垒了。

那么一个名校应届硕士从入职开始,要从P5升到P8需要多少年呢?从我过去在支付宝工作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果你特别肯加班的话,是5~6年。

大概是1年升6,3年升7,5~6年再升8。

职级升得快的人,是更优秀的人吗?

优秀不好说,但肯定可以说是执行力很强的人。

他们虽然有着满腔的抱负和极强的执行力,但却在人为的规则中被驯化了。

职级是一个人造的规则,是反自然的东西。

这个规则营造了确定性,而一旦你奋斗的事业沾上了所有人都认可的确定性,就必然竞争对手无穷多,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累死累活也无法实现阶层跃升的。

我们来展开聊聊!

一)人生的攻略,没有下半场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玩过即时战略游戏,以星际争霸为例,很多人都能打出教科书般的梦幻开局。比如几个农民采矿,什么时候造兵营,什么时候派农民侦察和怎么堵路口。

可是然并卵。。。在千变万化的中后场,如果意识跟不上,不可避免地会被敌人绞杀。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练习这种教科书式的开局呢,因为在其内心深处,想致力于打造最好的防守。但却没意识到这只是延缓了被打败的时间。

这就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在学生时代,就像星际争霸的开局,父母给我们买学区房,送培训班,一切的着眼点,就是为了那个最好的人生开局(上名校)。

在上名校之前,一切科技树都是公开的,都是有游戏攻略的,只要你不太笨,按照确定的打法和攻略去做,上名校也是大概率的。

可是上了名校以后呢?他们会发现,人生这场游戏的攻略在这之后就没有了。没有人会告诉他们更有挑战的下半生怎么过。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攻略没有下半场?

因为认同这些攻略的都是初级玩家。

就像星际争霸的开局之后,就会面临着各种灵活多变的不确定性,这时你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多次游戏来增长自己的意识或是应对能力。

而不是像游戏开局一样,想在中后期也去寻找一个确定性的攻略。

一旦你要寻找确定性,你能找到的必然是大公司的职场,于是必然陷入到和同样寻找确定性的同学的内卷之中。

而你在职场中,特别是在大公司,为了绩效和晋升,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专业,当你精益求精的把自己那一小块领域做的尽可能专业时,别的事情你也就没力气关心,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离“通盘考虑的能力”越来越远。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同意马云的说法。

马云建议去小公司的核心原因,在于你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事情,打造你通盘考虑的能力,而不是在大公司当一个零件。

你零件当的越久,离阶层跃升就越远。

但这个,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你的人生体验感很差。

你会失去男人的快乐~

什么是男人的快乐?我觉得很多人并没有想清楚。

二)男人的快乐

在快乐这一件事情之上,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

我过去在日本工作时,和身边的中国朋友聊到回国问题时,男人和女人的想法是很不一样的。

女人大多不愿意回国,为的是,有品质的生活。

而男人大多想要回国,为的是,能够干一番事业。

在日本不能干事业吗?

不能!

在国外,语言文化是天然的障碍,大多只能干那些不怎么需要交流的技术类工作。

男人更加看重的,是操盘的快乐。

为什么事业不成功的男人容易沉迷于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世界中,他才能体验自己是操盘手和指挥官的快乐。

而成功的男人,在真实生活中,就在玩操盘的游戏。

很多人所幻想的财务自由,其实也并非是一个终点,它只是一个里程碑。

能达成财务自由的人,大多不是职场人,而是操盘人。可正因为他是操盘人,即便达成了财务自由,操盘的快乐依然能让他成瘾其中。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富豪,早就赚够了财务自由的钱,可依然停不下来并持续工作,这是因为他们享受的是操盘的快乐~

这就跟不给你钱,你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玩游戏,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一个人一旦创业过,就很难回去了,因为他享受过操盘的快乐和自由。

一旦自由过了,谁还愿意再次回去职场戴上镣铐呢?

前段时间去世的左耳朵耗子,也用亲身经历叙述了当一个操盘手的快乐。

“但创业比打工好玩儿很多,自从创业以后,我终于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了。以前打工时,总是被封闭在办公室的方格子间里,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完全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作的。。。。。。如果我在30岁知道创业这么有意思的话,像今天一样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转的,那我今天应该早就成功了。“

只可惜他出来创业的时候,已经是职级P9,年近40,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职场被消耗掉了。

可为什么大多数职场人,会把年轻的时光都消耗在职场呢?

三)被潜移默化驯化的中产

前面我们说,职级升得快的,执行力确实很强,但是否优秀却不好说。

因为从根本上说,一流的人,他不是在别人制造的规则里去努力,而是自己面对真实世界,去创造规则。

所以我们说,一流的人,创造规则;二流的人,遵守规则。

一流的人,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他需要定位客户的需求,需要面对周期的变化,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因为他知道,只有不确定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然而他面对员工,却还要营造一个模拟版的学校,在这所学校,有人布置作业,有人验收结果,年终再通过KPI打个分,偶尔搞个团建搞个班会。

以便让应届生脱离学校后,再进入公司这个模拟版的新学校。

从而,真实世界,就经由这个模拟版的学校,在中产的认知中被屏蔽掉了。

然后为了迎合中产的各种人性上的需求,才产生了各种规则。

为了迎合中产希望稳定的需求,他们屏蔽掉周期,提供了稳定不变的月薪。

为了迎合中产奋发向上的需求,他们屏蔽掉市场的多变,提供了多达十几层的职级。

当一个中产进入公司的时候,他的主管可能会问他,

你是希望往C++方向发展,还是往Java方向发展?

你是希望往架构方向发展,还是往业务方向发展?

你是希望做金融类的IT,还是希望做物流类的IT?

看似种类很多的选择项,但其实无论选哪种,你都只是往一个被利用的资源去发展,而不是往操盘手的方向去发展。

你在这些方向努力的越多,你离操盘手的能力,就越远。

长此以往,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满腔抱负的年轻人,也就在这个模拟版的学校,慢慢被驯化了。

因为你从头到尾,都没有接触市场,都没有通盘考虑。

方向错了,框架错了,努力再多,也是白费。

至于怎么往操盘手的方向发展,前面马云的说法,已经给出了方向。

但我认为,重点并不在于你去不去小公司,而是你有没有机会,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有没有机会,去通盘考虑。

往操盘手方向发展的人,有些是主动的,比如刘强东当年宁可去中关村租3平米的柜台站台,也不愿意去大公司混职级。

也有些是被动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某同学,因为找不到工作,于是不得不面对真实市场去操盘,最后做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

四)事业的壁垒

我们知道,企业操盘手是有基本盘的。当基本盘建立起来以后,刘强东可以去美国留学;马云可以去云游四方;曹德旺可以躲在家里睡觉。

这个基本盘,就是阻止后来竞争者的一个壁垒。

而之所以说职业发展是个伪命题,是因为它并非是世界的真实。它只是企业操盘手,给大家营造的一个充满确定性的温室。

而职级的一个诡谲之处,就是营造了一个基本盘和壁垒的幻象。

比如我在公司升到了20级,那么一个新入公司的一个10级的员工,在一年最多升一级的情况下,我和他就有了10年以上的竞争壁垒。

但尽管我是20级,这个壁垒,却并非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为你随时可能被裁掉。

人到中年被裁掉的那一刻,你可能才会发现你的基本盘,只是空中楼阁。

那么,还不如像阿里的这次职级调整,把P8以上职级直接干掉。这样,其实更加能让职场人认清自己的位置。

所以,这次阿里的职级调整,我认为是要点赞的。

如果你要打造自己的基本盘,你一开始,就只能选择一条没有确定性的,更加艰难的路。

但这条路,虽然看似艰难,看似早期收入的稳定性赶不上职场人,但那是因为你一直在面对真实的市场积累经验,一直在积蓄爆发的力量。

而到了迎来爆点的那一刻,你和职场的中产就会指数级的拉开差距,实现你的阶层跃升。

而你也将享受到充当一个操盘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