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再也回不到高中那种感觉,一学习就累,课本知识像是写满公式的高数课本一样该如何解决?

#核动力学习#

大学阶段的学习失能问题很难解决,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学习的长期战略,本质上只是在应激性的学习——面向家长认可、面向班级地位、面向高考压力。

没有这些外在激励的刺激,学习的心理奖励就会大幅的下降。

这并不是“学习能力”的下降,而是学习动机的问题。

学习是影响你命运最重要的手段。

你想要什么样的命运?

你到底是为什么而学习?

你需要一个疯狂的、激动人心的、伟大的梦想来当志向。

否则仅仅是“要谋生”、“不能被人看不起”、“要谈得上恋爱”这类的理由在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是很难成为长期的动力的。这个时代只要一个人没什么物质欲望,要得个温饱,混个日子,并没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仅仅只以“不饿死”为基本目标,人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去下苦功学习什么东西。

没有这个动力,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的必要努力都自然变得过于奢侈。散漫个几个月,就会开始破罐子破摔,靠作弊混六十分万岁。

看似这是个学习问题,实际上这是个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你需要一个类似“我要帮忙把人类送上火星”或者“我要帮助把人类的寿命延长一倍”这样的以“人类”为指向的梦想。

不要理会那些觉得你太疯狂、太不切实际的鬼话——只是“帮忙”而已,又不是单手擎天,有什么“狂妄”可言?

但这指向一定要是整个人类,不是你自己,不是你家亲戚,不是某个具体的人。

不能是“我要当世界首富”、“我要当世界冠军”——这些功名利禄的东西本身就自带剧毒,带来抑郁的可能性远大于带来勇气。

必须是某个造福于人类的事业。

这种东西对于学习也罢、事业也罢,都是核动力引擎。有了这个核动力,你才知道你要选什么课、要学什么技术、要追什么论文、要关心哪些老师、要考什么证、要申请什么学校……

你才会有“有进展”和“不如预期“这样的概念,你才有基于这些信号的种种奋斗的基本方向。

有了动力,再谈变速箱和方向盘这类方法问题、策略问题,先解决你的动力。

如果你说“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那么就这个问题而言就没什么解决方案了——因为这些症状就是“平凡的人”的正常轨迹。

否则“平凡的人”何以会成为平凡的人呢?

转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3479167/answer/348215708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