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配得上良性环境

在《改变自己的关键,不在意志力》一文中,我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是信念的培养皿。而信念,决定着你能不能、愿不愿意、会不会去做某些事。

你想要做出良性的、自我完善的行为,那就一定要身处一个良性的环境中。没有好的环境,再强的意志也终将疲惫。有了好的环境,即使懒惰的人,也可能渐渐走上正轨。

1.哪些环境算是“良性环境”?

良性环境并不一定是物质富足、设施先进的地方。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能让你的信念、动机与行动朝着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前进

简单来说,良性环境至少满足这三点:

1.支持成长而非打压成长

它让你觉得变得更好是值得的、被鼓励的,而不是被嘲讽、否定、孤立。

2.让正确的事更容易做

它减少阻力、提供资源。比如安静的阅读角、健身设施、讨论小组,甚至只是一间明亮整洁的书房。

3.提供反馈与榜样

你能看到别人也在努力,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你会获得适度的认可,也会学到新的策略。

这样的环境,不一定是精英圈子,也不一定非得搬家才能获得。有时,它可能是一个读书群、一间咖啡馆、一段稳定的作息时间,甚至是一位懂得倾听和提醒你的朋友。

2.如果我现在不在良性环境中,怎么办?

这是许多人的真实处境。他们身边的人并不读书、不运动、不思考未来,甚至在你尝试改变时,对你冷嘲热讽。那你是不是注定失败?

不是。

但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不主动改变环境,那环境就会悄悄改变你

那该怎么做呢?我建议分三步走:

1.识别并屏蔽负面干扰源

·有些人长期散播消极情绪、嘲笑你的目标、拖累你的节奏。你未必能立刻远离他们,但你可以限制他们的影响,比如减少互动、不在他们面前讨论你的计划、主动设置边界。

·不要小看“朋友圈”和“推荐算法”的力量。社交媒体也是一种环境,刷什么内容,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2.构建最小“良性岛屿”

·你可能暂时无法置身理想的学校、单位、家庭。但你可以用一张书桌、一张纸、一段时间,构建出一个小小的环境单位

·每天一小时阅读、写作、运动、深度思考的时间,就是你暂时打造的“微型良性环境”。

3.寻找连接良性生态的节点

·主动寻找那些你欣赏、你想变得像他们那样的人,并和他们建立联系。可以是读书会、写作小组、线上课程、社区组织。

·你不需要立刻融入,也许你只是在听他们的播客、读他们的文章、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本身就能滋养你。

3.最重要的是:你配得上那个环境

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理想的环境。

他们会想:

·“我现在还这么懒,混进那个圈子会不会被看不起?”

·“我英语这么差,报那个学习群是不是太丢人了?”

·“我读的书太少,发言不敢开口。”

但我要说:你不需要先变好,才配拥有良性环境。你需要进入良性环境,才能慢慢变好。

环境不是奖励,而是土壤

不是你开花了,才配得上土壤。而是你进入合适的土壤,才有机会开花。

4.总结

真正能让你改变的,不是一句鸡汤,也不是一阵热血,而是一个支持你改变的环境。

你不是意志力薄弱,也不是“没有自律基因”。你只是被困在了一个不利于你生长的地方。

请相信,你配得上更好的土壤。你配得上那个促使你成长的环境。哪怕从一点点开始,向着那片环境靠近,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作者:Andy Lee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78610116391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