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熬夜晚起不健康,早睡早起就健康?

#早鸟#

这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方面,你有很多生理机制依赖阳光的参与,最典型的是维生素D的合成就严重依赖于阳光,而维生素D又会影响你对钙、磷的吸收,从而影响到骨骼、牙齿的发育。长期不晒太阳容易得骨质疏松和佝偻病——即所谓“病怏怏”。

阳光刺激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节律,紫外线刺激红细胞生产。

阳光是一份健康资源,错过了想用别的手段弥补并不容易。

但这其实是损失的小部分,更大的损失是社会资源是按照“早睡早起”者的节律分布的。

社会会在固定的几个时段供应早中晚餐,而这些餐饮机构也会根据这个时间倒退采购食材、准备食材的时间,这就无形中导致晚睡晚起者实际上吃到的会是质量较差的食材。

又比如,社会提供各项服务的时间也是按照主流作息来安排,晚睡晚起者要获得社会服务,就全要安排在下午等更狭窄的时段。这往往争夺更激烈,排队很长。

又比如,你要参与社会协作,对方给出的协作时间常常是上午——例如甲方要求早上九点召开投标会议、例如招生考试安排在早上九点开始。例如你的客户会认定早上9:30是一个适合给你打电话沟通需求的时段。

这类安排是不会考虑你作为晚睡晚起者的特殊需求的。而除非你有某种强势地位——例如你才是客户——你没有能力阻止这些安排。

其结果就是你经常会因为这类“意外安排”被严重剥夺睡眠。

净结果是要么你渐渐的脱离社会生活,以至于没人会在早上来找你麻烦——事实上只会是降低频率,杜绝不了,要么是你不断的被剥夺睡眠,渐渐进入长期严重缺乏休息的狂躁状态。

问题不是理想的早睡早起和理想的晚睡晚起谁好谁坏,而是世界上没有另一个围绕晚睡晚起节奏建立的社会体系。

坚持晚睡晚起,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半脱离社会的生存方式。这虽然未见得不可行,但显然是需要资源来支付成本的。

而恰恰是一些沾染这种恶习的年轻人,往往贫穷之极,根本没有这个资源可以来支付这个成本。因此年轻人晚睡晚起,要么是父母支付成本来维持,要么就是逐步走入抑郁漩涡的开始。

这也是为什么素问如此重视培养读者们晨间打卡习惯的原因。

养成早起本能,充分汲取自然和社会资源,能在未然之时有力的迟滞抑郁倾向的积累。

这不是一项“大家都欢乐”的游戏,而是大家一起帮你实现的努力。

另外,提醒一句——虽然现在上线了休假功能,但这不是给你用来“每个月可以睡一次午觉”用的,而是用来给你防备某天意外事故导致昏迷(例如要做手术)或者因为各种原因突然失去链接(例如被迫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出差、飞机航班时间冲突、所辖地区突然屏蔽素问网址)时意外中断你的超长连续打卡记录用的。

你拿来“每月一睡”,一旦出现这种意外就会断卡,自己掂量清楚。

作者:q9ad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23587/answer/1923038927729698285